Thursday, May 1, 2014

大师画荷欣赏(五)

常人认为北宋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可谓将荷之美备述矣,然而画家们则有不同意见,审美关乎性情,不同的画家笔下的荷花则有不同的美,请欣赏林风眠的荷花图!

林风眠(19001122--1991812),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 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林风眠的执着纯朴的艺术求索,不免使他陷于孤独。他在各时期总被人觉得“不合时宜”。细心的观者可以发现,林风眠艺术的疏远政治主要还不是出于某种政治如何,乃出于他对艺术本质和功能的看法,以及对艺术创造本身的痴情。他为此曾被批判为“形式主义”、“情调不健康”,乃至遭受政治上和肉体上的迫害。这真是一幕悲剧。
1977年,林风眠被获准出国探亲,并从此移居香港,直至逝世。在港十几年,他数度赴巴西探亲,重游了阔别60载的巴黎,先后在日本、法国、香港、台湾办了个展。香港是国际性的大都会,卖画方便,信息灵通,闭塞耳目的日子永远过去了。但他年逾八旬,习惯了安静生活,不轻易待客,也极少参加社交活动。身边有义女冯叶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及展览、卖画等诸事宜。这是他数十年来最舒心、自由的时期。
他一生中,作画勤、作品多,被收购、收藏的也多。他在4070年代的作品,大部分毁于“文革”。到港后,他画了不少追忆旧作的作品,还是风景、静物、仕女、花鸟和戏曲人物。新增加的画题,有基督、修女、梦境、屈原等。总起来看,他重现了呼唤人道、吟颂生命两大主题,风格更加自如、奔放和强烈。
199181210时,因心脏病、肺炎并发症,病逝于香港港安医院,享年92岁。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与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
林风眠所作绘画多为人物、白鹭、鸟雀、风景相比之下荷花题材较为少见。但他的荷花作品吸收油画、水墨、水彩、水粉诸多画种之长,融会贯通,色彩艳丽缤纷,构图精妙细腻,笔法洒脱自如,描摹时而精细,时而粗犺,变化无穷,炫丽夺目,造就许多不可多得的妙品。
《荷花》
林风眠的重要作品《荷花》,是他将油画与国画的表现技法融合在一起的典范,与今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的一件油画作品极为神似。虽然黎明的天际才微露出一点光亮,但整个荷塘已借着这分光亮显得生机盎然。荷花正处于盛放时期,碧绿的荷叶衬托着朵朵白莲,在静谧的黎明时分尽情地展露风采;错落其间的水草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使其避免了单调感;中部水面宛若一面明镜,使画面显得稀疏有致。赋色的鲜明、亮丽也是本件作品的一大特色,这主要是源于画家对油画色彩的深刻理解。林风眠将油画色彩的运用灵活地嫁接于国画上,大胆着色,整个画面鲜亮、通透,似乎还散发着荷花的淡淡清香。此幅国画《荷花》的画面表现和用光用色与油画《荷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能用国画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油画的效果,无疑是林风眠的高明之处,也是此幅《荷花》的独到之处。
《荷塘》
此幅《荷塘》是林风眠首现拍场难得一遇的精品之作,也是林氏荷塘题材创作中最为赏心悦目的一件。晚年林风眠客居香港,深居简出,凭记忆重画在“文革”中毁掉 的作品,几乎一直画到生命的终点,荷塘也便成了林风眠晚年最为常见的绘画题材,其色彩较之上海时期更为鲜亮、饱满。讲究以画抒情的林风眠在这一题材上倾注了如此大的精力,或许是在借助荷塘宣泄自己一直以来孤苦的情绪和想念亲人的无奈。此幅《荷塘》的特别之处在于,前景中盛开的荷花几乎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一有余,白色的荷花色韵晶莹剔透,碧绿的荷叶迸发出勃勃生机,整个前景鲜亮、通透,似乎还散发着荷花淡淡的清香。远处暮黑的天空与黑压压一排被风吹得略微倾斜的芦苇构成压抑的背景。在一片漆黑的天水之间,不屈不挠地盛开着朵朵洁白的莲花,这不正是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恶劣环境中奋发向上,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 情操的传神写照吗?
在《荷塘》中,林风眠将油画与国画的画法充分调和,无论是构图、运笔、用色,还是立意,都经过了巧妙的揉捏。在构图方面,荷塘、芦苇、天空由近及远平远展开。远景是墨色灰蒙的天空和远山,近景是在寂静的黑暗中显现出绿意和生机的荷叶与荷花,而远近之间则安放了一排被微风吹得略微倾斜的芦苇,让画面多了一份动态,并在空间上界分了前景的鲜活透亮与远景的灰绿苍茫,显得荷花更艳,远山更远,而大朵荷花的近距离特写视角,当是林风眠实验西方构图的典型尝试。在笔法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林风眠在画芦苇时,笔触准确实在,强化了运笔的力量和速度;画荷花与荷叶时,笔触灵动多变,厚薄、干湿的变化都极其丰富。在用色方面,画家注重明暗的对比关系,洁白的荷花在池塘的大绿色衬托下显得分外明艳。整个画面基本统一在白、黄、绿三色调和之 中,植物的实体和边缘覆盖着深浅不一的大绿、柠檬黄、灰黑等丰富色彩,这种层层堆砌的画法,正是林风眠开风气之先河的独到之处。此外,画家还运用西方的透视法来表现荷叶由远及近的疏密分布,错落其间的荷花,有的大朵盛开描绘细致,有的简笔点状含苞待放。整幅作品犹如一长串美妙的音符,将视觉美、节奏美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妙相契合,中西艺术被林风眠巧妙糅合在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里。
《荷塘清韵》
 《荷塘》
 《幽篁居》
 《早安、晨之美》
 油画《荷花》
 《荷塘立轴纸本》
 《荷塘芦雁图》
 《夜》
 《荷花镜架》
《荷花三雁(彩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